第四百七十二章 十一郎 建安风波起正是立威时 5(2/3)

作品:《剑典魔踪

日起本王手下之兵卒皆为守土之用,绝不犯诸君百姓一丝一毫。令望诸朝公恕罪,本王无能,不能为诸位令觅安身之处,且险些陷诸位于不仁不义之地,实乃本王权欲熏心,不配为上位之王者。景文有负诸公厚望,不敢再承高冠,握权柄”

风云变色,阴郁沉沉,原本还透亮的天色,此刻已是被一片厚厚的乌云遮蔽了天色。

“王爷,切不可如此糟践自己啊。王爷之罪,罪在我等臣子无能,令王爷受此屈辱。王爷为了我等之鄙族,不惜冒险与孙氏小人暗结私约,非王爷之过,实吾等老残寡身之罪孽。祖盟主,孔家公子,诸位家主,若今日真要有人为计大人亲友被掳一事,为王爷私背盟约一事偿罪,老朽无能一世不能为我大晋还镇北地,今只愿为王爷一死以安群忿。”

北方士族之中,此刻不等琅琊王把请罪之愿说罢,便见一名老翁站了出来,话音一落便径直冲撞向了一旁的白玉围栅。亦如此老翁者,不下五六老者。

眼见血光四溢,扬州诸世家的家主们纷纷心中大震。唇枪舌剑这么久,众人深知这批北方来的老士族们有多么狡诈难缠,但如今眼看着往昔争论不休的对手们竟不惜以死护主,众人便也再生不出他想了。

就在一众老翁们接二连三,于羞愤之中触撞白玉围栅之时,赤龙终于闪身跨出挡下了将欲效仿之人的进路。

“王爷,死你我不足以安诸公之忿恨。北地尚未平定,扬州依旧凌乱。远的不说,计大人此刻想必已经去往了武夷山中。若王爷有心弥补过错,何不下令出兵入山,逼孙氏放人。”

赤龙虽是冲着琅琊王在说话,但两道目光却是一直紧盯着琅琊王身旁的祖孝武。

琅琊王此时听了赤龙的话,顺势便欲起身,但奈何身子太弱,一时间竟有心无力站起不能。正在琅琊王僵持在原地之时,只觉背后一股巨力托在了自己腰间。

“赤龙先生所言有理,今日祖某等人以下犯上,非是要王爷以死谢罪,但总归是听到了王爷的改过之意。如今计兄只身犯险,硬闯武夷山,王爷再不可寒了诸君之心。”

阴雨已经开始细细落下,琅琊王此刻环视了一周,如此凌乱不堪的场景,和自己的狼狈之像终于令他明白了什么是“人势”。

“魏城主,着本王军令,陈兵武夷山下,立即动身。幽罗秘卫随军前往,务必赶在孙家人动手之前寻到计大人和其亲友。”

细雨连绵,但魏无忧却终于算是安心了下来。随着众人的再次入殿,琅琊王终于领着身边的北方士族们向孔策身后的众人保证了,不定扬州绝不再提划地一事。且当庭表彰了孔策的义举,并向殿中众人保证,日后不再分南北之事,所有人皆可入门为官。

武夷山中,此时的计连尚不知晓建安城中事情的结局。他和十一已经成功进入到了武夷山最外围。昔日外围的那处山庄,此时早已经是人去屋空,破败不堪。二人再次暂做停留了一番后,便初步拟定了继续入山的路线。

而此时的武夷山深处,孙氏山庄内,孙幸臣正与袁奎、玉龙子还有一些豫扬两地的世家中人商议着什么。

“想不到祖孝武会这么快就查出了林兄他们的行踪”屋内,一名操着豫州口音的男子,不无哀伤地沉声感叹道。

“豫州便好似祖孝武手中的一张白纸,有谁敢在上面动手脚,他又岂会不知。要怪便怪林熊他们做事太过招摇,来了扬州便以为能够摆脱祖孝武的眼线,如此莽夫死了就死了。”

听着豫州几人的闲言碎语,屋内的孙幸臣、袁奎等人却是并未急着开口。只等门外的一名下人轻轻推门而入,递了一封信到孙幸臣的手边,屋内的气氛这才为之一紧。

“信上怎么说?”

“三日内,九华山一脉的世家便能集结完毕,建安城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典魔踪 最新章节第四百七十二章 十一郎 建安风波起正是立威时 5,网址:https://www.bqg25.org/12108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