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集 第五十七章(2/4)
作品:《朝野》鄞听到这里,满不在乎地说:“这段历史我也看过,顺治皇帝临终时,本来是想叫福全接他的位,可孝庄却看中了玄烨,通过皇帝信赖的传教士汤若望做工作,才改立玄烨,也就是康熙,康熙是孝庄一手扶起来的。他当然对孝庄感恩戴德啦!”
章书记笑了笑,说:“秦始皇难道不是吕不韦一手扶起来的吗?吕不韦为了使秦朝长治久安,还费尽心血特地为秦始皇编纂了一本如何治理国家的《吕览》一书,可是,秦始皇感恩戴德吗?没有!非旦没有,而且把他给杀了。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有情有义,最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对自己的父母是否孝顺。如果这人对生他养他的父母亲都无所谓,可想而知,他对同事,对朋友,对普通老百姓会好到哪儿去?还有一个皇帝也是如此,这就是汉朝的文帝刘恒,他对母亲的孝顺成了千古佳话。刘恒的生母薄太后多病,他在处理完繁忙政务后,夜间经常亲自在母亲病榻旁陪伴。在薄太后患病三年期间,刘恒经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文帝都要先亲自尝过后,才让太后服用。母亲去世时,他痛不欲生。另外,国父孙中山先生,也是力张孝道的。他赞扬南朝齐道纪法师,一面躬亲侍奉母亲衣着饮食、大小便利,一面乐说佛法不倦,有人要代为照顾他的母亲,道纪法师却婉拒说:“生养我的母亲应该由我亲自来孝顺,怎么好麻烦他人代劳呢?”他的孝行因此感化不少的道俗信众。既便是杀戮一生的蒋介石,对母亲也是毕恭毕敬。当其母王氏,向其痛诉不幸身世,责骂蒋介石不肖时,对母孝顺的蒋介石,也老老实实地只好跪下听训。这些个大人物,乃至于皇帝尚且能这样,我们又有何不可?同志们啦!天下什么为大?父母!父母把毕生的精力全都用在了儿女身上了,想想,我们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我就很后悔,没有为我的母亲送终,母亲去世时,我当时正在国外考察。回到家中看到母亲的骨灰盒时,我心如刀绞,人都差点昏过去了。我的一生是父母给的,我总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当然,有客观原因可推,忠孝不能两全啦!当时母亲病重在床,自己并非不知道,不出国并不会影响什么,可心里痒痒的。出国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什么‘父母在不远游’啦!忘到了脑后,说是工作,其实,说穿了,是玩心取代了孝心啊!回忆起来总感到对不起她老人家,这就是所谓的‘子欲养而亲不在’唷!”
一位副书记听了,说:“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前社会上不孝父母的大有人在,有的自己住着楼房,父母却流浪在外;有的自己抽着大“中华”香烟,花天酒地,纸醉金迷,而他的父亲却每天在外捡破烂,风里来,雨里去,他熟视无睹,心安理得。这叫人吗?”
兦可鄞仍坚持说:“不能否认,确有这种人存在。但是,孝顺父母不是看他在死后哭得如何凄惨、悲切、动人,关键是在生要对他们好,那才叫真孝顺哩!死了,哭倒长城又有什么用?那都是假的——!”
书记反问道:“你怎么就知道他父母在生时,人家对他不好?”
兦可鄞:“嗯!”
章钦鼎接着说:“我早年在政府办公厅公作时,就知道朝旭同志是个孝子,这次他母亲去世出现的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并非做作,根本不是作秀,也印证了人们赞誉的他对母亲的感情。当前啦!我们缺少的也就是这种人情味。市场经济把人性给扭歪了,只认钱,不讲人情。‘我们这一级’又算得了什么?再高一级也是父母所生嘛!我们这一级更要做好样子。过去有个说法,什么‘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亲爹娘。’现在呢!叫做六亲不认只认钱,有钱就是娘……。”
“还有的把上级当成他的爹妈,过年过节给领导送的礼,比一年给他父母的钱还多。有的人在领导诚惶诚恐,唯恐有失,而在父母面前却凶巴巴的,肆无忌惮,我见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野 最新章节《》下集 第五十七章,网址:https://www.bqg25.org/12134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