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女皇商(大结局)(1/4)

作品:《嫡尊

看着怒气冲冲离去的侄子,宋林泉心中充满了苦涩。

他觉得,宋博望如此沉不住气,又毫无仁善之心,败给徐心然,那是迟早的事儿。据卢掌柜讲,当初他提出来,那个作坊,若宋博望真想购买,那他可以少要一些银子,但有个条件,那就是不要将那些为作坊出过力流过汗的老人儿无情地撵出去,而是给他们一口饭吃。可宋博望当时觉得卢掌柜在说梦话,不仅狠狠嘲笑了卢掌柜的“妇人之仁”,而且还对那些已经老迈体弱的长工们表示了轻蔑。这让卢掌柜十分反感。

宋林泉开始后悔对侄儿的承诺,如今这个结果,恐怕会让侄儿和自己生出嫌隙,闹不好,还会让整个宋家产生裂痕,到时候,若是老爷子把这笔账算到自己头上,自己浑身是最都说不清了。

…………………………………………………………………………………………………

除了卢掌柜的那间织染坊,徐心然还另外收购了三家小型的织染坊和一家小型的店铺,这四家店铺最然规模都不大,可都在一条街上,打理起来十分方便。而这几间作坊和店铺,原本也是宋博望志在必得的。如今被徐心然抢了先,他自然是满怀怨恨,并且由怨恨徐心然而怨恨到了宋老太爷。他认为,若是不是宋老太爷的偏心眼儿,徐心然不可能度过难关,将福盛祥织染坊做到这么强大。

可是,他哪儿敢和宋老太爷去叫板?他充其量只能和大伯父宋林泉发泄一下怨气罢了。

徐心然并不理睬这些,因为她知道,有外祖父坐镇,宋博望掀不起什么风浪。

其实,她早就知道外祖父一直都在暗中给自己提供帮助,可是,外祖父不说破。她也只能装作不知道。当初一怒之下离开宋家,话说得那么决绝,如今,又怎么好意思上门去喊一声“外祖父”?就算外祖父看在逝去的女儿的面上不计较。可舅舅舅母们肯定会讥讽挖苦的。所以,她只能将对外祖父的这份疼爱藏在心里,打算等以后有机会再报答,毕竟现在看来,外祖父身为宋氏族长,他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够得到,实在也不需要自己去锦上添花。

…………………………………………………………………………………………………

后来,宋博望找了几次机会,试探宋老太爷的态度。可宋老太爷摆明了一副谁也不偏、谁也不向、事不关己的模样,很委婉地告诉他,想做皇商,想拿到宫廷的俸禄,那就要平自己的真本事去得到。而不是弄那些歪门邪道。宋博望听了几次这样的教诲,越发懊恼,可也无可奈何,没有老爷子相助,光凭他的狠辣和精明,的确是做不了皇商的。

而徐心然这边,福盛祥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将福盛祥原有的规模扩大了好几倍,而且拿到了宫里三分之二的丝绸布料生意和三分之一的军服制作生意,成为了京城乃至整个北方最大的绸布行。穆掌柜程掌柜严掌柜他们看着日益壮大的福盛祥,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嫉妒之心,而是由衷地感慨道:“今日之福盛祥,我等只能望其项背了。”

而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帝也已经达成了共识。封徐心然为皇商。尽管,福盛祥出产的丝绸布料并不见得比苏杭的更加精致华贵,尽管,徐心然并不是大齐国商界地位最高资历最老的人,况且。她只是个女子,可是,只有徐心然,会在每一次朝廷出兵的时候捐赠大量的军服和军靴,还主动出资,愿意为朝廷购买战马兵器尽一份力,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商人都舍不得做的。那么,她不做皇商,谁还有这个资格呢?

当然,也有一些保守的老臣提出反对意见,说什么“牡鸡司晨”回答给国家带来不祥等等,可年轻的皇帝没费什么口舌,就将他们驳了回去。

“诸位爱卿,若是有人肯现在就将自己家产的三成捐赠给朝廷,以备军需,那么朕即刻封他为一品国公,世袭罔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嫡尊 最新章节第三百四十四章 女皇商(大结局),网址:https://www.bqg25.org/12222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