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章 古牧尔血战(上)(3/4)
作品:《大唐烈》有勇气的男儿才能够选择的职业,他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
又是惨烈的对撞,骑槊的锋刃带来的伤害是非常恐怖的,刺的力量比砍劈切削的力量要集中得多,也能够击中敌人的方式,中世纪时欧洲骑兵发现这个道理,认为在战场上刺击比砍劈优越,两点之间直线比弧线速距离更短,先刺中对方是获胜的关键,因此才出现了后世著名的骑士团,使用的是苹果树杆制成的骑枪,这种骑枪说白了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武器。
盖因苹果树木制很脆,骑枪在击中了对方之后枪杆就会断裂,冲击的巨大能量全部随着枪杆的断裂而宣泄,能够保护骑士的手臂不会因为反弹力而断成几截,这也让当时欧洲的骑兵战斗力提升很大。
而中华历史上在隋朝时期就注意到了这种反弹对骑兵的伤害,俗话说一寸一寸强,骑兵使用兵器肯定比使用短兵器有优势,但是怎么解决反弹力呢?这就出现了骑槊,标准的隋朝时候的骑槊是两米八到三米之间,槊锋无需赘述,槊杆则是大有讲究,中华的祖先非常有创意,用最坚韧的树木棘木来制作槊杆,棘木和白蜡木的木制差不多,都是柔中带刚,但还不是苹果木那种脆性木制,是刚性强过柔性的木制。
用桐油浸泡两至三年之后,棘木制成的槊杆取出之后做成骑槊,刚柔相济,就成为了合格的骑兵武器了,骑槊的出现最早是在汉末,张飞的丈八蛇矛可以说也是骑槊的一种,所以说张飞的丈八蛇矛是铁杆的那是没有看过书,骑槊真正的大行其道成为骑兵的主力武器的年代是在隋朝,那时大隋骑兵可以说是骑兵的最强典范,骑槊的大面积使用使隋骑成为战场上任何敌人的噩梦。
但是骑槊也有缺点,就是制作时间太,成本太高,随着鼎盛时期的隋朝灭亡,在大唐骑槊就不是全部骑兵能够配置的了,骑兵的骑枪变成了各种木制,还有使用铁杆的,能够使用正式骑槊的骑兵基本上都是小有身家,李佐国为大周骑兵做出的贡献就再于骑槊普及和角弩的配置,这使周军骑兵的战斗力提升的不是一星半点。
疏勒的军作局年有一片占地面积庞大的地点,专门制作骑槊的槊杆,采用的是绞合技术,也就是李佐国霸王拐突枪一样的槊杆制作方法,采用煮油的方式提高槊杆的制作速度,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大大提高槊杆的制作速度,以往需要三年时间浸泡才能合格的槊杆,现在只需要四个月就能够有一样的效率,但加热桐油需要的燃料惊人,直到疏勒大量的出产燃煤,才真正使周军骑兵的骑槊成为了正规普及的武器,这也使周军骑兵重现了大隋骑兵的采。
周军骑兵的心智经过磨练,李佐国刻意培养的军人荣誉感产生的巨大的作用,加上这骑战的利器骑槊和精良的铠甲,使大食骑兵和周军骑兵的战力差距根本不能用决死的意志来决定。
韩元忠的骑部和大食骑兵再次猛烈的冲撞在一起,骑槊巨大的威力再次展现,只有少部分骑战经验不足的周军以为用错力道而使自己手臂受伤,其余的骑兵基本都是收获巨大,这一次对冲令大食人损失更大,起码一千多骑兵伤亡,战马带着悲嘶倒地,三角形扁平的骑槊像是完美的切割器,只要刺中任何部位,就是一个巨大的血洞,边缘锋锐无比的骑槊只要轻轻一拉,就能够在戳出的血洞上轻松的豁开一道巨大的血口,靠着刺击的巨大力量,在人体上的杀伤简直恐怖。
被刺中的大食骑兵除非是手臂被刺中,不然性命就不保,骑槊贯穿人体之后,骑兵手臂向内一夹,边缘会自然割开一道口子,令骑槊脱离对方身体,这样除非是卡在骨头中,大部分的骑槊都能够再次使用,不会成为一次性使用的物品。
大食骑兵有着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能够让人舍生忘死,但看着自己的战友在对方的骑槊戳刺之下伤亡惨重,心里还是会有动摇,刺中腹部,顿时搅出一个大洞,轻松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烈 最新章节21章 古牧尔血战(上),网址:https://www.bqg25.org/12318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