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37/wwwbqg2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37/wwwbqg2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124章 【郑和宝船】(六更)(1/2)_重生之黄金宝鉴_新吾爱文学网

第124章 【郑和宝船】(六更)(1/2)

作品:《重生之黄金宝鉴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乔真真临走之前还向要了一个e-mai1地址,将那场海捞瓷专场拍卖会的具体内容传到了秦凡邮箱里。?

在这个年代,一台配置稍微好点的家庭电脑都要一万多块钱起步,普通家庭难以负担。再加上许多家长认为买电脑就是用来玩游戏,有些不务正业,导致家庭电脑的普及程度远不及欧美国家。这让秦凡这个用惯了电脑的穿越者颇为不适应。

秦凡也是费了许多口舌,才说服秦父秦母买了一台目前国内最顶尖配置的家庭电脑。

回到房间后,秦凡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这场海捞瓷专场拍卖会的信息。

组织这场海捞瓷拍卖的是香江一个颇有名气的大型拍卖公司,而他们这次拍卖的海捞瓷是一家远洋打捞公司在苏门答腊海域附近打捞上来的,从打捞上来的这批海捞瓷的样式和款识上推断,这应该是一艘晚明时期的沉船。

明朝由于长时间禁海,打捞出来的沉船并不太多,各位看官对明朝航海印象最深刻的往往就是郑和下西洋了。

永乐年间,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2oo多艘海船,2.7万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航,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o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暹罗、阿丹等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到达过东非和红海地区。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的海上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

据《明史》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其中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帝,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

有史学家认为,永乐期间郑和下西洋消耗的白银约在6oo万两左右,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而这还不包括造船的费用支出。

而建造和修补一艘船平均要花费16oo两银子,每次出航需要26o多艘船,这么算下来仅造修费用就要几十万两白银。

由于郑和下西洋耗费大量的钱粮,造成国库空虚。所以自宣德之后明朝就开始封海,厉行禁止民间商船出海。直到隆庆开关之后,明朝的海外贸易才又开始繁荣起来。

到了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叶,各国都开始成立东印度公司,跟中国做贸易。由于欧洲人烧不出瓷器,所以只能以海运的形式将中国的瓷器运回去。

当时,中国的三大主打商品是茶叶、丝绸和陶瓷。

而今天在东南亚海域现的沉船,绝大多数都是晚明以后的。

秦凡看了一下在香江举行的这场海捞瓷专场拍卖会上进行拍卖的瓷器,现其中不乏一些绘画精美的克拉克瓷。

公元16o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截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这种瓷器十分特殊,是一种开光、薄胎、打折沿的盘子。由于产地不明,欧洲人就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

8o年代中期,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晚到了四百年的中国瓷器来了”大型拍卖会上,拍卖品均是从16世纪到17世纪沉船中打捞出来的中国瓷器,其中就有许多造型精美的“克拉克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光是从这次拍卖会的拍品上看,这批海捞瓷无疑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瓷器,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然而对这批海捞瓷有兴趣的不只乔真真一个,还有许多财力雄厚的国际收藏家,乔家在内地名气虽大,但放眼世界就显得不怎么起眼了。乔家想要拿下这批海捞瓷,恐怕难度很大。

秦凡感兴趣的是,在香江有不少远洋打捞公司,古玩市场上经常能见到造型精美的真品海捞瓷。

海捞瓷之所以能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黄金宝鉴 最新章节第124章 【郑和宝船】(六更),网址:https://www.bqg25.org/16928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