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同 2(1/3)
作品:《苦茗酒馆》小姐听后,倒是感悟颇深:“那然后呢,然后呢,然后银杏怎么样了?”
房东见有人跟他说话了,也起劲着:“这银杏啊,后来也就疯了,一直都是陆川的一个学生照顾着。”
“可是不是说大家都在看他笑话么?”
“这个学生,其实不是胡同里的学生,他是陆川早几年在学校的一个学生,陆川也很喜欢他,后来陆川不是被左迁了嘛,也挨了处分,那个时候这学生已经读高中了,准备考大学,那时候,大学生啊,嚯,好家伙,一个大学生一条胡同里的人都得供着,所以啊,他父母怕因为陆川,他受啥影响,就不给他在跟陆川有来往。
其实这孩子,说来也怪可怜的,他父亲后来在厂里,就那种大烟囱,他父亲就掉了进去,后来他母亲啊,就每天一大早的去厂门口卖早餐,到点儿了就回厂里上班,晚上还去学校门口卖宵夜,这机器都扛不住这么造,更何况一个女人,有一天晚上他妈回来,说有些困,就趴在坐上眯瞪会儿,这一眯,就再也没睁过来。
陆川平反后,有一些曾经发表的文章被翻了出来,再一说,当年的那个校长,也就是得了个处分,还是审查不力而已,但是啊,这陆川可就算小有名气了,这名声就颇有那文学大家的风范,就说他做文章,做文化,那也算是一代名家,其实啊,按我说,那也是吹出来的,说是不错,但总归是被神化了,也不怪他,摊上这么一摊子事。
这孩子也光明正大的说陆川是他的老师,小时候还夸过他。这按理说,这孩子前途应该有那么一点光明哈,可是那成也萧何啊,败也是萧何。
不少那些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啥的,都涌上门去,这‘大家’的弟子,那位‘大家’陆川还亲口夸过他有前途,这还不给门槛踩坏。
但这孩子,就是瞧不上,他读的大学,在当年也算不上什么名校,但好歹也是个大学生,但这孩子,不满足啊,陆川的学生,哪有孬的,他要重考,重新参加高考,一定要考到那北大去才肯算。
这放着那么多好工作不去,就要去那北大,要当初他不倔啊,现在怎么说也是某个大出版社的总编之类了。
你说他要是考上了,那也就罢了,但可惜就可惜在,连考三年,都还没上,于是他便就着胡同附近的一个厂里找了个闲职,一边自考,一边工作,养着他那师娘。
他找闲职的时候啊,也有一些小报社想要让他去,但他心气高啊,当初那么多好工作他都推了,那小报社要去,可不得让人笑话嘛,去厂里倒是不一样,那里面的工人啊,大多都是凭着经验在里面站脚,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捧的就捧得很高,贬的就恨不得踩在脚下,这去了厂里,有的人是叫他先生的,这听着也舒服,就跟当年他老师一样,一声先生那着实是让他有些上了天。
这时间过得也快,年年考试,他年年都差那么一点,可没招呀,他老师陆川的名字,倒是因为那些破事光彩了一番,可毕竟一个小老师,经不起多少年的敲打,那些北大里的真学问也瞧不上这点小名声,很快,陆川的事也没多少人记得了,可能也就是胡同里的那些老街坊路过院门旁的时候,看见那棵银杏树,才会想起,嗷,里面还有个疯婆娘。
最后啊,有一年工改,就是工资改革啊,这罗罗和年轻,可能也没经历过那个年代,这工改,就是限制高收入,稳定中的高收入,托起这个低收入人群啊,这工改一出,许多厂也开始裁员,那时候裁员和现在公司进入低谷的裁员不一样,那时候就是裁掉那些闲职,裁掉那些没些真本事靠后门进去的关系户,裁掉啊那些,那些吃着饭不做事的那些混子,其实也不能说是裁员,这裁员这词啊,太新,得叫下岗,我父母也是那一年下的岗。
这也不是绝对,后门如果关系实在硬,那到无所谓,可这孩子,哪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苦茗酒馆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同 2,网址:https://www.bqg25.org/17696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