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挖土党的一天(2/3)
作品:《环球挖土党》性更好。>
当啷啷两铲子下去,红色的铁锈落了一圈,熟练的用铲子尖轻轻一撬,只听“喀拉!”一声便轻而易举的打开了物品箱。>
“嘿!东西还挺多!”>
石泉搓搓手,念念有词的往外倒腾。>
“牛皮日记本、军事地图、羊皮手套、毛衣、袜子。嘿!还有防尘眼镜呢?兄弟你还挺精致哈?这些东西可能让你增值不少!”>
拿完了零碎,剩下的空间满满当当的全是书,没想到这位指挥官还是个爱学习的。更没想到的,这些书里有一大半竟然是华夏的线装书。>
除了基础的《三字经》、《百家姓》、《康熙字典》,甚至还有深奥的《周易》和一些佛教道教的经书典籍等等。>
这位玩的什么套路?>
石泉好奇的拿起一本线装书翻开,只见发黄带着霉斑的书页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繁体字批注,显然这位是真正认真研究过的。>
这些古籍在俄罗斯根本卖不上价,但如果有机会弄回国内绝对能值不少钱。>
喜滋滋的摸出密封袋和干燥剂将古籍一本本收好,物品箱里顿时清空了一大半。接下来再把前主人的衣物装进单独的垃圾袋和尸骨放在一起,箱子里剩下的便全是能立即变现的宝贝。>
一瓶尚未开封的伏特加大概是从哪个战场缴获来的,这种上了年头的老酒也许能值不少钱,收起来。>
几枚德国五马克的银币,这东西保有量巨大,也就能换几包烟,倒是那几枚50芬妮镍币比较值钱。>
50芬妮镍币也被称为坦克回炉币,战争后期德国因为资源紧缺,这种含镍硬币基本全被回炉用来造坦克了,所以留存下来的并不多,倒是能值点钱,但也有限,一枚也就一两万卢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在一两千块钱左右,具体还要看品相。>
清理到这儿,箱子里只剩下一支牛皮相机包和一支地图收纳筒。>
除了已经戴在手腕上的镯子,最值钱的应该就是相机了,如果这东西还能用,卖个十几万都不成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心翼翼的拿起相机包打量,这相机包有大小两个隔舱,大的自然是装相机的,小的里面则固定着两个电木材质的胶卷密封舱。>
也许得益于德国人的“严谨”,这两只密封舱的盖子甚至还用油漆做过封装。也不知道里面的胶卷用没用过,不过现在可不是打开的时候。这两个宝贝要交给专业的人处理一下,万一能洗出些照片绝对能卖大价钱!>
妥善收好胶卷,石泉这才取出相机。>
竟然是莱卡!>
哪怕对相机研究不深,但相机上和万字符并存的莱卡标志他还是认识的!>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石泉赶忙掏出一双白线劳动手套戴上仔细检查。>
可惜的是,经历的半个多世纪的掩埋,这支相机上虽然整体完好,但一些关键的部件已经长满了锈迹,甚至透过镜头还能看到明显的水雾,这让它的价值大打折扣。>
但即便如此,这台相机也有很大概率是这次挖掘产出的最有价值的发现之一!>
额外给装相机的密封袋里丢进去几袋干燥剂,石泉意犹未尽的打开了地图收纳筒。>
这东西不用看都知道,肯定是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德军炮兵使用的军事地图。>
看看保存的怎样吧,地图不太值钱,甚至还不如同时期的报纸有价值。>
漫不经心的打开硬牛皮筒往下一磕,一张保存完好的地图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环球挖土党 最新章节第1章 挖土党的一天,网址:https://www.bqg25.org/178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