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国家方略(6/7)

作品:《中华苍穹

家不能分裂,如此庞大的国土更需要强力的中央集权制度,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只是这个中央集权不能再集中在皇帝一人手里了。”

“当今天下治国制度无非三种,独裁、共和与立宪。帝王独裁带来的危害,已被历史演绎了无数次。中国不是美国那样的移民国家,也就注定无法实现美国共和制度。所以,立宪吧。眼前中国外部危急依然存在,就先实君立宪,但在律法上要做好虚君立宪的准备。”

“皇帝是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掌握着国家稳定基石的军队。几千的中华史其实都说明了一件事,只要军队不乱,国家就不会乱。由皇帝掌国内外安全,让宰相行治国之权,由独立司法机构监察国家,这是朕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如今欧洲各国实行军政法三权分立的制度,我国最早的汉代三公制度也是如此。既然自今中外都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行政制度,我们现在实行也不算晚。一道宫墙隔开了皇帝与民众,深宫之内的皇帝跟本不了解百姓的真实需要。但民间出身的宰相知道呀。所以宰相的任期最长就定为二界各四年,朕希望八年之后能开始中国第一次民主****,让民众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宰相,这也许对中国来说会是最好的选择。”

“皇上……”大臣们全部跪倒在地。在中国历史上,所有君王无一不是加强皇权而削弱臣权。几千年来,这还是第一位主动放权的皇帝。一时间,大臣们张口,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想说朕英明?还是朕伟大?其实都不是呀,朕治国不如李严与众卿,打仗更不如王段冯吴等将军,其实朕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的兢兢业业才创造了今天中华的伟业。当今中华有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国土面积,本就是盛事之一。更有了放眼全球以争霸的信心,王朝在短短十余年间就推上了一个盛世。兴也勃焉呀,看秦隋二朝无不如此。但朕不想也如同秦隋一般二世而亡。许多夜里,朕总听见秦皇隋文的叹息。亡也速焉,朕也害怕。但人生一世终有一死,百年身后世谁也不知道,所以朕就想,能不能为未来做些铺垫?”

“朕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朕也不清楚未来会是什么模样?切在黑暗中前行吧。”

“皇上胸襟,必能光耀千古。”李鸿章说的斩钉截铁。

“耀不耀的,朕不在乎。就凭今之国土之宽广,朕的名字必将被历史所记住。朕只希望上天能看到朕的恭谨之心,好让这盛世多延续几年。”呵呵――李明突然笑了起来:“都起来吧,本来今天是你们君臣商讨未来国家战略方向的会议,朕却突然莫名其妙的感慨了起来。本来挺高兴的事,被朕这么一搅和都乱套了。好了不说这个了。众卿的方略总体没什么问题,先经济后军事的安排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眼前的现实。有问题就解决,不行就坐下来商议。朕不认为现下中国有什么问题是你我君臣解决不了的。”

皇上总是这样,当满朝哀伤之时,皇上却显的信心无比,就如甲午年全军溃败之时,皇上却满怀胜利的信心亲自带兵北上。如今大战方停,帝国荣耀至极,皇上却发出二世而亡的忧虑。

处危而不乱,亦不被鲜花而迷眼,这才是一代明君之风范,中华千年君王之中,吾皇当为第一。事后李鸿章是这样评价皇帝的。不过在今天的会议上,国家军政各部的总体方针是确认了下来,这也是今后五年的工作内容。会议主体结束了,但许多杂事也需要商讨。比如就有人问,如今帝国有东西北三大督护府,何时在坤甸或雅加达设立安南督护府呢?

“安南督护府会设的,首先绝对不会设立在坤甸或雅加达的。督护府自古设立之目的是为统驭番邦之地,兰芳可以算是我华人海外之地,岂能等同于番邦?安南督护府不是不设,是还没到时候,因为安南督护府所辖之地还没有打下来。”对于皇帝的解决,大家会心一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苍穹 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六章 国家方略,网址:https://www.bqg25.org/2811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