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 翠(附录《金刚经》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3/3)
作品:《缆镇语录》受持般若深法>
那可真是难能可贵啊>
第一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上述的一番表白>
得到了佛的赞许>
佛告诉须菩提说>
后五百岁中>
假使有人得闻此经>
能够不惊慌、不恐怖、不畏惧>
这的确是非常难得稀有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来所说的第一波罗蜜>
其实并非实有第一波罗蜜可得>
而这种不可取、不可说>
不可得的第一波罗蜜>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波罗蜜>
这里的“第一波罗蜜”>
在玄奘大师的译本中表述为>
“如来说最胜波罗蜜多>
谓般若波罗蜜多”>
也就是说“第一波罗蜜”>
是指“般若波罗蜜”>
也就是“智慧到彼岸”>
发大菩提心>
无住布施>
佛陀总结性地跟须菩提说>
菩萨发心应远离一切相>
而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不应该受物质影响而发心>
也不应受声、香、味、触>
法影响而发心>
应一切无所住而生大菩提心>
假使发心的人心有所住>
就是取相著相>
就不能安住于>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所以佛一再强调>
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菩萨>
不应该因为色、声、香>
味、触、法等而行布施>
菩萨要想利益众生>
就必须要行无住布施>
因此如来说的一切相>
即是非相>
如来说的一切众生>
即非众生>
只有通达了相即非相>
众生即非众生的道理>
这样的布施和忍辱才有意义>
才能真正增进菩提>
本章已完成! 缆镇语录 最新章节羽 翠(附录《金刚经》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网址:https://www.bqg25.org/29170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