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四 汉纪五十六(1)(2/2)

作品:《白话第一编年史

巨鹿李典说:贼无故退兵,我怀疑一定有埋伏∠道狭窄,草木深密,不可以追∧侯惇等不听,使李典留守而追之。果然进入刘备的包围圈,兵大败。李典前去救援,刘备才退去。

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质子弟,孙权召群僚会议∨昭秦松等犹豫不决★权引周瑜至吴夫人面前定议≤瑜说:当年楚国初封,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遂占据撅之地,传业延祚九百余年$今将军承接父兄余资,兼有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山为铜,煮邯盐,境内富饶∷不思乱,又有什么事逼迫的非要送质于人呢?质子一入,就不得不与曹氏共进退,如有命召就不得不往,如此就是见制于人,顶多也就不过封一侯印,有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能与南面称孤相同?不如就不要遣质,徐观其变◆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图为暴乱,他将自亡之不玻衷跄芎θ耍?

吴夫人对孙权说:公瑾说得对,公瑾与伯符(孙策字)同年,只是小一个月罢了,我视之如子,你应当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不向曹操送质。

八年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尚袁谭在城下交战,袁尚袁谭败走还邺城∧四月,曹操追至邺,收邺城野地之麦,诸将欲乘胜进攻,郭嘉说:袁绍爱此二子到了不知该立谁为嗣的地步,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攻的急了则相保,若有缓和则争心又起,如今不如南向据,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曹操说:好。

五月,曹操还许◆其将贾信屯兵黎阳‖谭对袁尚说:我铠甲不精,因此前日为曹操所败,今曹操军退,人怀异志,及其渡河未济,出兵掩击,可令其大溃败←能用此策。

袁尚心疑,既不为他增派兵马,又不为他更换铠甲,袁谭大怒。郭图辛评因对袁谭说:先公之所以出将军为外任,都是审配一手策划的‖谭大怒,遂引兵攻袁尚,大战于城门外‖谭败,引兵还南皮。别驾北乎修率吏民自青州前往救袁谭‖谭欲更还攻袁尚,王修说:兄弟就是左右手,假如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说我必胜,这难道可能吗?弃兄弟而不亲,天下人谁会亲近他?那些谗人离间骨肉,以求一朝之利,愿少主塞耳勿听◆斩佞臣数人,兄弟再相亲睦以御四方,就可以横行于天下。

袁谭不从‖谭将刘询在漯阴起兵叛袁谭☆城皆响应‖谭叹息说:如今举州皆叛,岂是孤没有德行吗?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定会来投奔少主。后来过了十余日,管统果然弃其妻子前来投奔袁谭,其妻子为贼人所杀‖谭更以管统为乐安太守。

秋八月,曹操击刘表,驻军于西平。

袁尚自将攻袁谭,大破之‖谭奔平原,婴城固守‖尚围之急,袁谭遣辛评弟辛毗求见曹操求救□表写书信谏止袁谭说:君子违难不适敌国,交绝不出恶声,何况忘记先人之仇,摒弃亲戚之好呢?这可为万世之戒,也为同盟之耻◆冀州有不弟之傲,仁君应当降志辱身,以济世为务÷定之后,使天下人平其曲直,也不失为高义≈与袁尚书说: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州(袁谭)天性峭急,迷于曲直,仁君度数弘广,绰然有余ˇ当以大包小,以优容劣,先除曹操,以报先公之恨,事定之后,再讨论是非曲直的事。不是很好吗?若迷而不返,则就连胡夷都会有讥诮之言。何况你我同盟≈怎么能够勠力同心呢?袁谭袁尚皆不从。
本章已完成! 白话第一编年史 最新章节卷六十四 汉纪五十六(1),网址:https://www.bqg25.org/32928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