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陈十一(7/11)
作品:《剑来》/>
天上掉钱,本来就是稀罕事,掉了钱都掉入一人口袋,更是难得。>
落魄山有这位长命道友坐镇山头,财源滚滚来,挡都挡不住。>
所以老秀才与长命道友进门前,出门后,先后两次都与她笑呵呵道了一声谢。>
长命第一次只说职责所在,第二次她便习惯性笑眯眯,笑纳了。>
离开了骑龙巷,老秀才说道:“你小师弟不在,就去见一见你小师弟的至交好友。最护着陈平安的人,他肯定能算一个。”>
在龙须河畔的铁匠铺子,刘十六见到了那个坐竹椅上晒太阳打盹的刘羡阳。>
刘十六自报名号之后,刘羡阳一边让文圣老先生赶紧坐,一边弯腰以手肘帮着老秀才揉肩,问力道轻了还是重了,再一边与刘十六说那我与前辈是本家,本家啊。>
老秀才忍俊不禁,也不明言双方是哪门子的本家。>
刘十六也觉得有趣,一样不道破,算是认了年轻人的这个本家。>
老秀才眯着眼享福,与那年轻人说力道刚刚好,舒坦舒坦,然后老人学那蒙童念书,悠哉悠哉摇头,说了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土。>
刘羡阳一惊一乍道:“咱们地方县志上刚花钱买来的诗句,先生都能知晓?看来先生学问之大,一座浩然天下都要容不下了,最少得加上那第五座天下。”>
既然是陈平安的先生,那就算是他刘羡阳的半个先生了。>
马屁过了。>
刘十六身材魁梧,只能是坐在台阶上,他双拳轻放膝上,目视前方,就当没听见。>
只是先生倒是十分当真,“这种话,自家人说一说就行了,不外传,不外传,不然容易招人眼红嫉恨。”>
刘羡阳坐在一旁竹椅上,大义凛然道:“先生如此,自然是那光风霁月,可咱这当学生弟子的,但凡有机会为先生说几句公道话,义不容辞,好话不嫌多!”>
刘十六忍不住看了眼满脸诚挚的刘羡阳,这个听先生说在南婆娑洲醇儒陈氏求学多年的儒家子弟,刘十六再回想那落魄山上的光景,魏山君,那剑仙,粉裙女童陈暖树,黑衣小姑娘周米粒,似乎都很知书达理,那他就放心了,小师弟只要别学这刘羡阳的说话,那就都没问题。>
老秀才陪着刘羡阳聊了些正儿八经的书上学问。>
一问一答,老秀才很满意,读书深浅,努力足够之后,确实就要看天资高低了,但是用心诚意与否,可不看天资。>
之后老秀才让刘羡阳询问,又是一场一问一答。>
从头到尾,刘羡阳都变得正襟危坐。>
老秀才最后对年轻人说了一句,“羡阳啊,就当是留给你一门课业,好好想一想如何将立身之本和处世之法,融洽相处。”>
刘羡阳点头后,起身再后退几步,以儒家门生身份,与眼前文圣先生,毕恭毕敬作揖致礼。>
老秀才站起身,笑着点头,“我就不学那后世道学家,与你作揖回礼了,因为我有所问,你尚未有所答。以后你所有得,我再还礼不迟。”>
好似退出一座文脉道统小天地后,刘羡阳立即原形毕露,直起腰后,哈哈笑道:“先生折煞弟子了。”>
刘十六比刘羡阳更心有会意。>
先生此问,是一个大问。>
其实儒释道三教宗旨,在高处、大处多有相似。>
比如《传灯录》曾有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老秀才说道:“走了走了。”>
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来 最新章节第七百一十二章 陈十一,网址:https://www.bqg25.org/4800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