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北京条约(2/3)

作品:《维多利亚的秘密1850

第一的耕地面积,人口却仅有3000万,不到我大清的十分之一。

我大清引以为傲的茶叶,实际上别的国家也可以栽种,如印度、马来亚,品种会有些不同,就像我大清境内的茶也分杭州龙井、安溪铁观音、太湖碧螺春等名茶产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茶与无数的诗歌、典故、名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中国人来说喝起茶来不仅是味道,还是文化,别有一番风韵,但也没有必要自大到埋汰欧洲人说他们不喝中国的茶就会大便不通畅、会死。中国茶叶传入欧洲不过是康熙年间,而欧洲文明也历数千年之久远,总不能那个时候的欧洲人就都活不下去吧?

我大清更厉害的应属瓷器,在英文中的“中国”实际上是“瓷器国”的意思。中国瓷器在千年以来是全世界最高最神秘的技术。150年前,好大喜功的萨克森君王奥古斯都二世迫使年轻的炼金术师贝特格研制烧制瓷器的方法,在被囚禁3年后,贝特格终于在污秽高温的地牢中成功烧出白色透明的小土片,中国对外向来守口如瓶的制瓷秘方至此终被欧洲破解。

秘密主要有三个:其一,使用景德镇的高岭土,只有这种瓷土有良好的粘合力,我中华不愧地大物博,高岭土这种最适合造瓷器的天然材料最先被我们的千年前的先辈发现,并且高岭土多到可以永世不竭。但朝鲜与日本先后发现了类似的瓷土,而欧洲的炼金术师对土壤的成分研究最终让他们破解了高岭土的秘密,经过千百次尝试,得到了最佳的成分配比,得到的人造瓷土丝毫不亚于我大清的高岭土。用这种方式持续改进,将来甚至可以会得到优于高岭土的原料。

其二,高岭土在烧至西洋单位1200摄氏度的时候会发生“玻璃化”,此时,由陶变瓷,抗水能力大幅提升。欧洲人长期以来只能仿制区区数百度得到陶器。

其三,色彩的奥秘。元朝时蒙古人版图辽阔,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善于在沙漠、荒原地区生存的阿拉伯民族,他们视代表水的蓝色为神圣的颜色,普遍在玻璃上使用钴蓝色,这是一种可耐1200度高温的材料,东西方交流之后,中国瓷工将钴蓝色用在瓷器上,这就是瓷器史上赫赫有名的元青花。欧洲制瓷高手还是后来者居上,发明了分两次上色的高招,第一次将瓷器玻璃化之后再上色,第二次上色不再需要高温,这个时候瓷器的颜色才猛然丰富起来,所以现在是“粉彩”的时代。

这里喋喋不休地介绍我大清引以为傲的各项优势与技艺逐渐淡化、消失,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通过这样典型的例子来告诫我大清臣民,天朝上国的威风并不是永世长存的,一个不愿正视自己的落后不愿加入工业大时代的国家和民族必将沦为二流、三流。

我大清国已然落后,这种落后不但是我们祖先发明的司南针被用来指引洋人远涉重洋到我大清的土地上来,用我们祖先发明的火药来教训我们,再用我们祖先最先发明的印刷术与造纸术把我们的耻辱和英法军队的光荣遍告天下周知,更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丝绸也曾是华夏文明的骄傲,它主要有两个毛病:其一,遇水之后易损;其二,需要养殖桑蚕,费时费力,因为昂贵。丝绸织造之法已为法兰西等国学习去,但西洋各国有更廉价、更坚固的织造原料——棉花。西洋人使用大机器大工厂纺纱、织布,一个工人的产能抵得上我大清一百个熟练织女,并且所织布匹颜色花色百出,诸君认为我大清的织物与西洋布匹同处一市,谁更好卖?

我大清人口为各国之冠,因为我们是传承了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古国,这方面我们也落后了,英国农民平均比我大清的农民产出高5倍,因为他们使用先进的耕作器械,拥有超多耕地的美国人更是技高一筹。

西洋人使用混凝土法建造路桥,易塑型如黏土,凝固干结之后坚如磐石。我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维多利亚的秘密1850 最新章节第152章 北京条约,网址:https://www.bqg25.org/6960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