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出奇制胜(4/5)

作品:《修心录

的尺寸和重量。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在哈萨克斯坦的萨雷沙甘建设的粒子束加速器占地约四个足球场大小,美国的粒子加速器也有一幢楼那么大,因此天基部署难以实现。 粒子束武器的原理并不复杂,但要进入实战难度非常大。首先是能源问题。粒子束武器必须要有强大的脉冲电源。要在导弹壳体上烧个小孔,粒子束到达目标的脉冲功率须达到1013,能量为107j。假设粒子加速器的效率为30%,即使不考虑粒子束在传输中的能量损失,加速器脉冲电源功率也至少要达到31013,而目前在研的最先进的脉冲电源的功率只有107。中性粒子束武器实用化最关键的脉冲电源功率技术是连续波甚高频(vhf)射频源。[3]

编辑本段技术难题

正因为存在上述一系列技术难题,尽管俄美都在积极研究粒子束武器,但地基和天基粒子束武器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的可行性验证阶段,估计2020年以后有可能进入实战部署。美国已做的基础工作包括:进行粒子束产生、控制、定向和传播技术理论验证和实验室的试验,用加速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中性粒子束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探讨带电粒子束方案。按照美国的天基粒子束武器方案,氢原子束的能量为200mev,武器重量60t,用以拦截大气层外助推段和中段飞行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 俄美对于粒子束武器的出发点是立足于空间作战与防御,主要工作是基础研究和高能量转换技术的研究;对于地基粒子束武器的研究只局限于作为点防御作战的近程武器系统范围,主要是确保带电粒子束在大气层中长距离的稳定传播。 美国已确定粒子束武器的潜在用途是拦截导弹、攻击卫星以及在敌防区外实施扫雷等。目前产生粒子束的方法是利用线性电磁感应加速器,但由于加速器太笨重,无法投入战场使用。美国在基础研究中主要是抓紧研究适于部署在地基和天基反导平台上的小型、高效加速器及其技术。美国利用线性电磁感应加速器产生粒子束,通过同一加速器,连续再循环脉动的粒子束,以便让粒子束在现有的小型加速器中环流,把能量逐渐加到每次通过的粒子上。美国陆军弹道研究试验室称,尚需进一步证实小型环流电磁感应加速器的原理。这种加速器能否投入战场使用,加速器的尺寸和重量是关键因素。美国还研制过一种实验加速器装置,其尺寸不大于一个办公桌,这是部署在外层空间可以接受的尺寸。 能量转换技术的研究的目的是要形成高速粒子脉冲。美空军的研究机构称,传统的可控硅开关和火花放电开关的研究已经完成,下一步要开展磁性开关研究,这种开关基于饱和的电磁感应原理,具有很高的重复率。[3]

编辑本段武器应用

高技术战争中的应用

根据美国80年代以来的研究结果,粒子束武器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应用主要在于,利用中性粒子束武器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拦截和弹头飞行中段的识别。由于粒子束生成装置、能源系统及高能粒子束传输等问题的解决技术难度太大,在可预见的将来把中性粒子束用于洲际弹道导弹弹头中段的识别,也许是唯一可行的应用。 洲际弹道导弹的中段防御既很重要又十分复杂,因为现代洲际导弹在飞行中段除了释放弹头之外,还释放出大量的诱饵假弹头,要进行中段防御,首先必须将真弹头从大量的假弹头中鉴别出来,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技术。采用常用的成像技术和辐射测量技术以及低功率激光或微波检测技术等难以识别真假弹头,而中性粒子束能有效地进行这种识别。[5]

现身新网游

装备了粒子武器的远战型机甲

《机甲世纪ii》中的远战型机体很好的诠释了粒子武器远距离、高杀伤的优秀面。与现今的粒子武器不同的是,在《机甲世纪ii》的背景时代里,由于原子物理技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心录 最新章节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出奇制胜,网址:https://www.bqg25.org/817/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