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8章 苏轼的暗杀(3/5)
作品:《宋谜》存疑惧,害怕大宋国力军力增强,认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使变法破产,就同意了马浩勋的请求,同意了耶律素帖策划刺杀王安石。卖国贼马浩勋和敌特头目耶律素帖,双方经过多次试探,觉得利益完全契合,合作很可靠,国内外敌人一拍即合,王安石变法迎来了第一股暗流。
耶律素帖和马浩勋刺杀集团经过可行性分析,初步拟定采取三种方案刺杀王安石。
首先是茶中投毒。王安石嗜好喝河南毛尖,每天晚饭后必要喝上一壶好茶,这是一种生活习惯。刺杀集团决定重金收买其贴身侍女蔡妍,让她把辽国研制的毒药“黑龙骨粉”带进府中,用小量多批次投毒法,每次在茶叶中加一点,喝茶人不易察觉,最后积少成多,慢性中毒,达到毒杀王安石的目的。
但是这个计划没有成功,原因是蔡妍没有把握好放药量,王安石喝了一次茶后就闹腹泻,折腾了半天,当时正是变法最为关键的时刻,王安石对茶起疑了,他怕影响工作,就先不喝茶了,只喝白开水,而且每次都是自己倒水喝,不借任何人手。于是,投毒计失败。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耶律素帖就设计了一交通肇事计,想一举撞死王安石。在变法之前,正三品朝廷大臣出行都是仪仗队开道,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变法之后,厉行节约,轻车简从,保镖、仪仗大不如前,王安石身体力行,带头骑马,甚至就带几个家丁步行前往朝廷办公,这就为敌人的刺杀行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1068年5月和9月,刺杀集团对王安石制造了两次车祸,但没有一次刺杀成功。第一次是耶律素帖的两个手下,按照事先踩好的路线,驾着4匹马拉的一个木材车,佯装马匹失控,向骑马的王安石狂奔过去。孰料事态有变,一辆装满蔬菜的大篷车突然斜刺里跑出来,横挡在木材车跟前,导致两车当场撞毁,人员伤亡十几个,王安石却安然无恙。
还有一次就是耶律素帖利用辽国的商人驼队,在经过黄河大石桥时突然佯装骆驼失控,挤撞王安石当时乘坐的轿子,结果,当场把王安石的四个轿夫踩死,几十个路人也做了冤死鬼,轿子也被撞下了桥,这事,放在21世纪,也绝对是件重大的交通事故。但是,肇事者失算了,那天王安石没在轿子内,前一天的夜里他因工作忙就留宿在了府衙,这个轿子只是去接通宵达旦的他回家的。
两次交通肇事案,死伤数十人,动静不小,目标疑是针对宰相的,开封府马上立案侦办。很多不利的证据都指向了耶律素帖所在的辽国客栈。耶律素帖只得又接受调查,又赔钱,又狡辩,觉得这个方案不能再玩了,否则整个间谍组织就暴露了。
于是,歹毒的刺杀集团在第二方案失利时,就推出了第三方案,那就是利用烈士遗孤,刺杀王安石,这就涉及到了当时的小男孩赵福。
小男孩赵福的父亲是范仲淹部下将领,长期与西夏作战,屡次挫败强敌,战功卓著最终牺牲,被朝廷追封为“忠勇侯”,但是朝廷口惠而实不至,家中日渐贫困。不久母亲改嫁富商,当时赵福只有7岁,精神受到刺激,变得有些疯癫,被赶出家门,最后流落汴京街头乞讨,被苏轼收留,收为自己的“义子”。
苏轼熟识赵福的父亲,也同情这个烈士遗孤,就尽其所能地当了他的“义父”,给他治病、写字读书。但因赵福极不愿意读书,却有一大嗜好:扔飞刀,百发百中。赵福不愿意长住苏府,想学做生意,就被安排到了耶律素帖的客栈当帮手,凭着身强力壮,看个门卸个车啥的,很能混饭吃。这些年间,苏轼还时常惦记着赵福,每年给些银钱,有机会就邀他到自己家里吃饭做客。
话归耶律素帖的剌王案,两计不成,卖国贼马浩勋就献上阴毒的一计,他对耶律素帖说,赵福现在17岁了,他很爱“义父”苏轼,而现在苏轼又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谜 最新章节第0778章 苏轼的暗杀,网址:https://www.bqg25.org/916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