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8章 苏轼的暗杀(4/5)

作品:《宋谜

安石则在打压苏轼,王安石几次在朝堂上羞辱苏轼,还威胁要把他撤职流放,两人成为了死敌,我们可以利用赵福来干掉王安石。

于是他们就叫来了赵福,说因为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准备向皇帝建议杀了苏轼。那赵福是个粗人,文化水平低,分析能力也差,再加上有些疯癫,就怒发冲冠,跳起来要去杀了王安石。敌人见时机已到,就安排赵福傍晚藏在送菜的马车内(车子经过特别改装),进入王安石府邸的厨房,里面有内应,晚上再伺机刺杀。

按照耶律素帖和马浩勋的部署,赵福身带20把浸过毒药的飞刀,顺利潜入王安石的府邸,但是他哪里知道,他已经掉进了北宋反间谍情报部门布下的天罗地网。

王安石是个有心人,他在遭遇两次特大交通肇事案后,觉得这个问题不简单,很可能是反对变法的敌对势力反扑,就上奏宋神宗。宋神宗责成中央禁军特别行动科(军事情报部门)和开封府刑狱司(内务部)联合办案,经过明察暗访,大客商耶律素帖的客栈具有重大嫌疑,他们严密布控,并暗中加强了对王安石的保卫。

公元1068年11月7日夜,赵福刚刚跳出运菜车,还没来得及施展身手,一张棕毛大网猛然从天而降,瞬间被套了个结实,四周埋伏的特工、捕快和衙役一跃而起,活捉了赵福。经过几番严刑突审,赵福招架不住,如实招供了幕后主使耶律素帖和马浩勋。

中央禁军特科人员与开封驻军迅速合围辽国客栈,耶律素帖和马浩勋通过秘密地道逃出汴京城外,骑上两匹快马分别向北方边境逃逸。马浩勋被北宋特工追上抓捕,而耶律素帖化装后逃到一个契丹农家(实为辽国秘密情报站),后又在辽国商队的掩护下顺利逃回辽国。宋神宗怒不可遏,指示中央禁军特别行动科和情报部门不惜一切代价除掉耶律素帖。

此时赵福案又牵扯出了苏轼,因为苏轼是赵福的“义父”,情同手足,且苏轼反对变法激烈,中央禁军特科和开封府刑狱司办案人员,一开始怀疑苏轼也是刺杀王安石的幕后主谋之一,但是,赵福咬出了按照耶律素帖和马浩勋,他还挺仗义,没有咬出自己的“义父”苏轼。

当时的王安石认为,苏轼这人,反对变法不假,毫无疑问;但要说他勾结辽国投敌变节,阴谋刺杀朝廷重臣,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没有铁证支撑,苏轼的苏粉众多,不便重罚。其实,在这个年代,因为宋廷不杀士大夫的规定,苏轼就是落实了里通外国、阴谋杀人的罪行,也不会砍脑袋地,也就是发配岭南的水平。所以,一个眼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就“有枣没枣三杆子”,就有了“乌台诗案”,后,苏轼被流放到了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

耶律素帖逃回辽国后,鉴于其以前的工作业绩,被委任了辽国的刑部尚书。但宋国的新党,对其不离不弃,一直想暗杀他。公元1072年1月2日夜,耶律素帖带领一家大小,在都城上京熙熙攘攘的夜市上欣赏花灯,突然遭到不明暗弩射杀,耶律素帖身中三支毒箭,当即七窍流血倒地毙命,卒年49岁。于是,一段恩怨,一段历史,一套暗杀,就告一段落了。但是,这,只是一般的历史记载,在辽国的秘密档案中,那个在夜市上欣赏花灯而遭射杀的耶律素帖不是真的耶律素帖,是辽国为了终止宋国对耶律素帖不依不饶的追杀而布下的一个欺骗场景。事后,宋国这里事了了,但耶律素帖可不肯了,在原本的计划中,让宋人杀了自己也就算了,哪知,宋人把自己的家人都杀了,所以,耶律素帖又潜回宋国,企图伺机报复。

耶律素帖潜回宋国后,王安石已不是相爷了,其它人,作为个人,他与新党,也没啥深仇大恨,所以,他要报复泄恨,一时还没啥方向。他打听到了,赵福因为父亲的一些功勋,加上他坦白程度较好,宋廷没砍他脑袋,后又逢赵煦登位大赦,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谜 最新章节第0778章 苏轼的暗杀,网址:https://www.bqg25.org/9169/278.html